
矿物质电缆

矿物绝缘电缆及其敷设简介
(前言:标准、规范、规程)
一、矿物绝缘电缆的概念
1、概念或定义
2、
国家标准GB/T130332007《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
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》(第一部分)中没有给出定
义。
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标准JG/T313-2011《额定电压
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》(中华人民共和国
建筑工业行业标准)给出定义不适合BT TZ矿物绝缘
电缆。
具体到今天的介绍主要以国家标准GB/T13033一2007《额
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》为基础。说的更
具体点主要介绍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,因为《矿
物质电缆敷设技术工程》JGJ 232 2011中主要内容就是
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的敷设规定。它的定义如
下:采用高导电率的铜作导体,无机物氧化镁作绝缘,无缝
铜管作护套,必要时在金属铜护套外面挤包一层塑料外护
套。例如: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(以下简称BT TZ
电缆),是一种外层采用无缝铜管护套、中间充填氧化镁晶
体粉作绝缘材料,导体是单股铜棒组成的新型电缆。这个定
义与上一个定义相比显得更狭义。
3、
矿物绝缘电缆的发展
矿物色缘电缆(Mineral Insulated Cable) 简称MI电缆。
目前按结构特性可以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。
刚性矿物绝缘电缆(BT TZ) 发明较早, 19世纪末瑞士工程
师Arnold Francois Borel就提出矿物绝缘电缆的设想, 并
于1896年获得专利权,1934-1936年法、英投入生产以后发
展很快。我国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制,开始用于军事、冶
金等领域,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化生产,并逐步被建筑领域
全面接受。
在1991年我国颁布了GB13033《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
物绝缘电缆及终端》国家标准,但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
制订、修订工作未能跟上,导致该矿物质电缆的使用和推广
在我国一直发展缓慢,在应用方面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。近
几年,为了提高电气线路的安全等级,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
发生及损失,国家建设部、公安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
台了电气设计规范,并明确规定在一些重要的电气线路或场
所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,进一步拓宽了矿物绝缘电缆的应用
范围
|